疫情再次来袭,居家学习模式重启,教师、学生和家长均面临了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倦怠、焦虑等情绪。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如何做好这个特殊时期的居家线上学习,成为家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于广大家长朋友,我们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密切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反馈。家长要在做好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后勤保障的同时,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学校课程安排和相关规定,督促帮助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线上体育和美育活动等,做好各种作业提报,并注意了解孩子的在线学习情况。
二是关注情绪波动,给予理解肯定。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孩子会积累一些负面情绪,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孩子,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交流,注重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并接纳孩子情绪的时候,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具体问题,用实际行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支持与肯定,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呵护孩子的成长。
三是做好自我调适,舒缓紧张情绪。受疫情影响,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效果,也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此时,家长应积极做好自我调适,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聊聊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与孩子交流一下轻松愉快的话题,不要总盯着孩子当前的缺点,避免给孩子增加压力,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是开展家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变长,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一些家庭活动,如做手工、亲子游戏、制作美食、打理花草等,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还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为了孩子健康,家长要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倡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不到人员集中的地方。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我们也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及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环境变化。在疫情压力下,随着学习环境改变,线上学习时间延长,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面对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通过与信任的人沟通,转移注意力,做喜欢的运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等,都能缓解和释放这些不良情绪,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
二是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居家学习期间,要自觉遵守本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牢记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原则,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同时,要科学护眼,预防近视,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远离网络沉迷。
三是积极开展锻炼,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健康的身体离不开日常的运动。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运动方式,每天进行1小时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转呼啦圈、跳健身操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四是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居家学习生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规划课余时间,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烹饪、学乐器、绘画、阅读等,制成“愿望清单”,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根据家长、老师、同学与朋友的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音视频资源等,让居家学习成为储藏知识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