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23045263/swj/2025-0000019 | 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商务局 | 发布日期 | 2025-03-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标 题 | 临沂市商务局关于印发 《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
各县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商务局 2025年3月25日 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商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力争中上游、跑好中长跑,全力以赴提振消费,千方百计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升高能级开放平台影响力,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推动商务发展稳健向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外资增长5%,对外投资平稳发展。 一、加快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重大战略。推动落实《山东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临沂市商务局关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工作方案》,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商城国际化,打造对外开放品牌窗口和沿黄流域高能级开放平台。 二、全力以赴提振消费 (二)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出台全市提振消费“1+6”政策促进体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从综合部署、资格审查、活动谋划、补贴核校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切实形成闭环效应,为以旧换新利好落地提供坚实保障。突出“消费季”“消费节”有机融合,坚持政企联动、市县联办,统筹各方资源,举办“乐购临沂”消费季系列活动200场以上。持续打造临沂炒鸡IP,进一步叫响临沂炒鸡,创新举办吃鸡大会,继续举办炒鸡百厨争霸赛、炒鸡美食节等活动。深入推进实施汽车、家电、手机数码、电动自行车等更新换新,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行动。积极招引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等项目,促进消费场景更新,助力提振消费。 (三)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创新型服务消费新体系。促进商、文、旅、体、展消费融合发展,聚焦餐饮、家政、旅游、大健康、养老等主体,策划举办一批服务消费活动,培育一批服务消费新字号。健全完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个门类调度机制,加强销售额、增加值等指标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度。 (四)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进一步建设完善解放路省级智慧商圈,创建一批智慧商店,加快提升城市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建设水平。全面发展银发经济,积极打造家政劳务新品牌,建设“潮享新家政”体验中心,提升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水平,鼓励家政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引导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拓宽供给渠道。 (五)创新发展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鼓励县区积极引进首店、首秀、首发、首展,强化重要展会、重点商圈等首发首秀作用。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出台《关于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关于电商平台促消费工作的行动方案》,着力提升“流通型”电商优势、发展“生产型”电商基地、补齐“平台型”电商短板。发展具有临沂特色的“直播+美食”“直播+商圈”“直播+文旅”等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好品山东”电商中心。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数商兴农庆丰收、“好品山东”临沂(县区)专场直播等促消费活动,推广完善山东好品、知名主播“双推双选”平台。激发新兴消费培育新增长点,打造“平台上的临沂”消费新IP。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市场主体培育行动,鼓励外贸企业借助电商渠道将产品推向国内市场。创建3家左右省级“绿色饭店”,培育一批“绿色餐厅”。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家居消费规模,提升绿色消费水平。 (六)强化商贸流通主体培育。扎实做好商务领域纳统工作,确保全市限额以上企业数量稳定增长。推动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利用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老字号国潮年货大集等平台提升临沂老字号知名度。 (七)推动会展经济创新发展。立足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做大做强产业展会,办好第四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等重点活动,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大会展经济的溢出效应,推动会展经济与新型消费、招商引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化办展环境,完善会展经济软硬件基础,加大会展人才培育力度,加强与深圳等会展发达城市的对接合作,为招引和培育更多的优质会展项目和人才资源。推动县区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品牌会展活动,全年高质量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0场次,展览面积突破160万平方米。 (八)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用足用好中央政策资金,支持项目企业升级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力争1-2个县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三、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九)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抢占市场,转化订单。印发2025年“临品出海 沂企远航”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明确387场省市重点境外展会,重点在印尼、哈萨克斯坦、埃及、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举办10场境外展洽活动,力争组织1500家(次)以上企业参展,邀请2万名采购商到场采购,实现意向成交金额突破40亿元。制定新兴市场10个国家“一国一册”指南,实现精细化、差异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境外展会的成效和影响力。 (十)强化外贸主体培育。实施出口“破零”计划,针对生产型企业开展专项扶持行动,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开拓培训等服务,助力实现出口“破零”,力争2025年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200家以上。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指导县区在2025年培育1家以上进出口过亿元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加大对工贸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拓展国有企业外贸业务,依托国有企业资源优势,推动国企开展外贸综合服务,推动大宗进出口贸易发展。 (十一)创新发展提升外贸新动能。依托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打造创建跨境电商实训基地,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持续推进“3环4型”海外仓(边境仓)布局,力争到2025年海外仓(边境仓)数量达到70处,进一步完善海外仓的仓储、配送、售后等功能。积极探索“外综服平台+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境外展会”的创新发展模式,为商城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服务解决方案。加快推动速卖通跨境电商产业园尽快见效,加快兰华综保区产业园建设,推动农创港、临沭等跨境电商产业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实施集货人制度,开展集货人认定工作,打造适合本地的市场采购贸易集货人主体,全力推进预包装食品试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更多的临沂地产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十二)持续落实外贸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开展外贸供应链融资贷款业务,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省“鲁贸贷”“齐鲁进口贷”作用,不断扩大受益企业范围。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保承保覆盖面和规模,支持小微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对支出的保费给予支持。推动汇率避险服务提质增效,扩大汇率避险受益企业规模。用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四、推进外资提质增效 (十三)加大外资招引力度。积极组织参加2025年港澳山东周、2025年新加坡山东周、第四届儒商大会、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日本大阪世博会山东周和韩国山东合作交流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专班靠上、国企发力,借助高层次高等级平台扩大招商引资,科学谋划项目,邀请嘉宾,扎实推动投资、贸易、科技、教育、医疗、文旅、劳务等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实现推动一批在谈项目、拜访一批领军企业、签约一批重大项目,促进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对境外参展商、采购商的邀约力度,以会展经济助力商城国际化,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 (十四)拓宽利用外资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进郯城、沂水、兰陵、费县、平邑、莒南、蒙阴、临沭等8县1388兆瓦陆上风电项目和蒙阴垛庄抽水蓄能电站、平邑郑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利用外资。发挥央国企境外资源优势,整合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源,争取更多境外资金投资临沂。鼓励利润再投资,综合运用递延纳税、要素保障等政策,支持企业将利润留在临沂。复制帅克股权并购模式,聚焦食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面向国际资本精准推介,扩大跨境股权并购规模。发掘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返程投资、QFLP、金融业等利用外资潜力,打造新增长点。 (十五)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落实《临沂市高质量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围绕在谈、签约、落地“三个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分类施策,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到资。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用好“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服务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十六)加强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以木业板材、五金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化工、商贸物流以及工程承包等6条产业链国别地区分布为着力点,系统梳理整合市内海外投资重点企业和在外贸易企业、境外商协会、重点国别地区央国企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化境外服务节点布局建设,依托重点企业,布局建设10处境外商务服务中心。加强与山东省海外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金融保险创新服务、科技信息赋能支撑、国际人才引育培养、技能人员培训提升和海外安全防控“五个服务”。 (十七)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实施投资带贸易、投资带工程、投资带外资行动,加强央地合作,推进与境外承包企业对接,带动工程物资出口,推动境外投资企业返程投资。推进5家境外合作区扩围提质,稳步推进尼日利亚大众工业园、安哥拉奥德工业园,做强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转型提升巴基斯坦瓜达尔中国商品城,新培育赞比亚齐鲁工业园,实现与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海外仓、境内外展会等融合发展。组织10场境内外经贸交流促进活动。 (十八)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引进境外知名品牌、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支持房建、交通、石化、建材等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带动工程机械和装备物资出口。落实“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工作要求,加强对外投资合作全周期监管服务。 六、突出开放平台示范引领 (十九)强化开发区改革成效。聚焦解决开发区关键问题,根据国家和省安排部署,进一步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实《山东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寻标对标、创新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要求,推动开发区对标先进加快发展。发挥市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协作,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开发区积极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动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二十)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举措,规范提升标准厂房建设,扩大国际合作,把招引外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完善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引资新格局,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支持临港经济开发区深化与聊城经济开发区的合作共建。推动出台《关于支持临沂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集聚发展保税维修、研发、租赁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临沂综合保税区进位次提水平。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抓好沂河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七、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十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商务改革创新同谋划、同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清廉机关建设,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养成纪律自觉,拧紧管党治党责任链条。践行沂蒙精神,加强“学习型、开放型、高效型、清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十二)坚决守牢“一排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强管好意识形态阵地。按照《商务统计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落实商务领域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严肃认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筑牢国家秘密安全防线。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境外安全风险防控,严禁企业到境外高风险地区开展投资合作。指导企业完善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对外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启动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做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信访、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平安建设、12345首发热线等工作。 (二十三)强化正面宣传抓好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讲好中国经济发展好故事,定期举办或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政策解读会,主动设置议题,发布权威信息,通报商务运行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提振发展信心。统筹做好外宣内宣工作,用好融媒体等宣传平台,加大提振消费、重大经贸活动、重点外资项目等宣传力度。精准防范、科学应对舆情风险,广泛宣传商务工作特色亮点和典型做法,讲好商务故事。 (二十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锤炼干部,练就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硬本领,培养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用好双向交流挂职、“第一书记”“红领书记”“四进”工作队、“干部进首发”等平台,让干部在基层历练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大年轻干部规划建设培养力度,加强平时考核和日常监督管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做好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做好商务领域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